德國-柏林(二) 歷史遺跡 布蘭登堡門和猶太人被害紀念碑
德國-柏林(二) 歷史遺跡 布蘭登堡門和猶太人被害紀念碑
繼前篇網誌所說的,柏林擁有許多有歷史的建築。這一篇就說兩個和二戰高度相關的建築,一個是布蘭登堡門,另一個是猶太人被害紀念碑,雖說都和二戰有關,但現在的布蘭登堡門建於1700年代後期,經歷過普魯士王國的反法行動。所以布蘭登堡門所經歷過的歷史遠遠大於二戰,二戰時代只是布蘭登堡門所經歷過的一段時間而已。
布蘭登堡門建於腓特列威廉二世時代,當時的普魯士與英格蘭結盟,打贏了七年戰爭,普魯士崛起。繼任腓特列大帝的腓特列威廉二世,決定擴建柏林市,並造一座城門來紀念他叔叔,與七年戰爭的榮耀。
此城門花了三年建造完成,一開始是沒有勝利女神的,勝利女神是二年後普魯士雕塑家加上去。勝利女神(希臘神話的Nike,羅馬神話的Victoria)以雙翅展開,手中拿著帶花環的杖,面朝柏林城,象徵著帶著勝利歸來。原先的雕象是沒有中間鐵十字標誌的,此標誌是從法國手中搶回來後才加上的,現在的鐵十字標誌也用於德國國防軍。
在拿破崙統領法國之時,席捲整個歐洲中部,進佔柏林市。將勝利女神雕象視為戰利品,並將雕像運回法國。直到普魯士在第六次反法同盟中攻入法國,拿破崙宣佈投降,此雕像才運回布蘭登堡門,並加上鐵十字勳章。
二戰與冷戰時期
當二戰末期,德國柏林遭到嚴重轟炸,附近的建築皆遭到損毀。當紅軍攻入柏林,在布蘭登堡上立起紅色旗誌,德軍以大砲轟擊布蘭登堡門,勝利女神雕象嚴重損毀,現在所見的雕象是戰後重鑄的。
在冷戰時期,柏林分被分割成四塊,由法、英、美、俄管理,布蘭登堡位於英俄邊界。修復工作由東西德兩方一起進行,而之後柏林圍牆立起,布蘭登堡門因位在東德領土,西德人民沒法進入。但他位置又在東德所設立的隔離區,任何東德人民進入隔離區,軍隊有權立直接射殺不用警告的。因些在柏林圍牆豎立的期間,東西德人民是不能進入布蘭登堡門的。
現在的布蘭堡門周遭的建築風格是有規畫的,在廣場上是禁止機動車輛進行,這是為了保護砂岩結構的布蘭登堡門。現在的廣場上會有一些藝術人型、舞蛇人等行動藝人駐點。甚致還有人可以幫你的護照蓋章,看你想要冷戰時期的章、東西德章都行,要蓋在護照上好像也可以,不過畢竟護照是正式文件,並不想隨便在國外交給別人,就沒有給他蓋了。
柱子以愛奧尼式蓋成,在古代,中間的門只有王室或王室邀請的客人才能使用,其他人只能從旁進出。門內側的雕刻是希臘羅馬神話中的角色:海格力斯、馬爾斯、米諾娃。
猶太人紀念碑
在二戰期間,納綷認為亞利安人是高貴的人種,進行種族淨化,大量的猶太人被送到集中營、毒氣數。我相信至今,仍有許多當時受害的猶太人仍沒有列名於史冊上。德國當局為了反省,在市中心空出了四個足球場大小,並以各種正方體、長方體來做為紀念。當然這個設計受到兩極化的評價,但當你看到這樣大型又廣擴的陳列,內心至少會有一些感動的。
在這個廣場上,常常會有小孩繞著紀念碑跑來跑去,不過當你走在這些紀念碑上頭的時候,旁邊的人會叫你下來,因為這樣是一種不敬。剛開始的時候我也不知道這個意義,直到被旁邊的人叫下來,才發現的。
被炸毀的教堂
這一教堂在二戰時被炸毀,戰後德國人民本來打算將之修復,但後來決定保留,讓所有經過的人知道戰爭應該是什麼樣子。所以新的教堂蓋在旁邊,並以現代風格的建築構成。在這個被毀掉的教堂前面,現代的簡單風格教堂對比之下,是一種具有衝突的美感。